仪表工程在系统投用前应进行(回路试验)。4在孔板的技术要求中,上游平面应和孔板中心线(垂直),不应有(可见伤痕),上游面和下游面应(平行),上游入口边缘应(光洁无毛)。4用于测量流量的导压管线、阀门组回路中,当正压侧阀门和导压管泄漏时,仪表指示(偏低);当正压侧阀门和导压管泄漏时,仪表指示(偏高);平衡阀泄漏时,仪表指示(偏低);正压侧导压管全部堵死,负压侧畅通时,仪表指示(跑零下)。4转子流量计是属于(恒压降)流量计。
废旧电缆的分类
1.绝缘种类:V代表聚氯乙稀;X代表橡胶;Y代表聚乙;YJ代表交联聚乙;Z代表纸。
2.导体材料:L代表铝;T(省略)代表铜。
3.内护层:V代表聚氯乙稀护套;Y聚乙护套;L铝护套;Q铅护套;H橡胶护套;F氯丁橡胶护套。
4.特征:D不滴流;F分相;CY充油;P贫油干绝缘;P屏蔽;Z直流。
5.控制层:0无;2双钢带;3细钢丝;4粗钢丝。
6.外被层:0无;1纤维外被;2聚氯乙稀护套;3聚乙护套。
7.阻燃电缆在代号前加ZR;耐火电缆在代号前加NH。
电力电缆的使用————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。1879年,美国发明家t.a.爱迪生在铜棒上包绕黄麻并将其穿入铁管内,然后填充沥青混合物制成电缆。他将此电缆敷设于纽约,创了地下输电。次年,英国人卡伦德发明沥青浸渍纸绝缘电力电缆。1889年,英国人s.z.费兰梯在伦敦与德特福德之间敷设了10千伏油浸纸绝缘电缆。1908年,英国建成20千伏电缆网。电力电缆得到越来越广的应用。1911年,德国敷设成60千伏高压电缆,始了高压电缆的发展。1913年,德国人m.霍希施泰特研制成分相屏蔽电缆,改善了电缆内部电场分布,消除了绝缘表面的正切应力,成为电力电缆发展中的里程碑。1952年,瑞典在北部发电厂敷设了380千伏超高压电缆,实现了超高压电缆的应用。
当电动机运行时,绕组中通过电流总要发热,造成电机温度升高,而温度变化会影响电动机各个部分的电阻,其中绝缘电阻值将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,所以要求一般中小型电动机的绝缘电阻值不低于0.5兆欧。测量大型电动机,除了测量绝缘电阻外,为了判断高压绕组绝缘的受潮情况,还应测量吸收比(也叫吸收系数k)吸收比是指始用摇表测量起60秒的绝缘电阻R60对15秒的绝缘电阻R15的比值(R60/R15)。通常K≥1.3;可认为绕组绝缘干燥。
公司服务宗旨:以价优为基础,公平求生存,以信誉作保证的合作态度对待每一个客户;热情欢迎来电咨询洽谈,你的一个电话,本公司将派专员免费评估,使您足不出户,就能享受到我们的人性化服务!
经营范围:废旧物资,废旧设备,废旧金属,废铜,电缆,废旧锅炉,废旧电缆、废旧电机、废旧变压器
测量较稳定的压力时,量程应为测定值的1.5倍;测波动压力时,量程应为测定值的2倍。压力表的量程范围要选择恰当,这样可延长仪表使用寿命。压力表量程的选择:1.测量稳定压力时,工作压力不应超过量程的2/3。测量脉动压力时,工作压力不应超过量程的1/23.测量高压时,工作压力不应超过量程的3/5为保证测量准确度,工作压力应不低于量程的1/3。按以上原则,根据被测压力算出一个数值后,从压力表量程系列中选取稍大于该值的数值即为所选量程。当我们讨论精度的时候,一般还会涉及到另外一个编码器的性能指标—“可重复性”。精度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,不与标准进行比较,精度就无从谈起。“可重复性”是指在外部状态不变的情况下,重现相同结果的能力。某些情况下,“可重复性”可能比精度更加重要。这是因为,如果系统具有可重复性,那么可以通过补偿取消掉误差。一般来说编码器的可重复性被定义为编码器精度的倍率,常常是5到10倍的编码器精度值。下边我们通过一幅图来感受一下三者的关系:而我们通常讨论精度的时候,常常将“精度”和“可重复性”二者合二为一,我们往往认为精度更倾向于用“真实度”来表示。